基于新的技术底座,在国际人工智能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大模型浪潮带动产品、服务、行业等多方位变革已是不争的事实。接下来的竞赛,不再是局限于大模型技术的追逐,在 AI 深入产业的视野中,千行百业也正迎来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
7月6日,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,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发表了主题演讲《共赢人工智能新时代》,他强调,人工智能的发展,关键要“走深向实”,赋能产业升级,服务好千行百业、服务好科学研究。

当前,的出现,使人工智能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,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给科技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。在华为看来,在不远的将来,人工智能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,将会改写身边的一切。

“通用人工智能(AGI)正在开创下一个黄金十年。”胡厚崑表示,当前阶段,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两个着力点:第一,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,支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。第二,从通用大模型到行业大模型,让人工智能服务好千行百业,服务好科学研究。

在主题演讲中,胡厚崑还透露,7月7日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,将发布盘古大模型3.0。在业内看来,这是华为在AI大模型领域的一次重大升级,也给当下行业大模型的发展提供了明晰的方向。

推进人工智能“走深向实”

大模型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最新突破,据第一财经了解,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,数十家大模型开发企业汇聚,带来最前沿的技术趋势。其中,生成式AI将是本届大会的“重中之重”,大会将首次设置“迈向通用人工智能”主题展区,集中展示国内外总计30多款大模型。目前中国10亿以上参数规模的大模型已经接近80个,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更是竞争激烈。

“我们从现在来看,全球170多个大模型,有100多个在国内。”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盛雪锋表示:“假如说AGI或者,是一个对整个行业带来巨大变革性的事件的话,它大概率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,这个时代我们类比一下,(可以)类比成移动互联网。”

对于华为而言,在多年前,已经看到了AI带来的行业机会。

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在一次座谈会上透露了华为在未来AI领域的计划。任正非强调,未来在AI大模型上会风起云涌,这将是下一个阶段的关键。

从部署的方向来看,华为正在推动通用大模型走向行业大模型阶段。

胡厚崑在演讲中提到,华为要真正让人工智能走进千行百业,服务科学研究。“我们认为:一方面,要打好基础,持续提升通用大模型的能力,另一方面,我们在此基础上,要建好行业模型,将行业专有知识、经验与大模型能力充分结合,为最终客户提供更专业精准的解决方案。”

在回答“我住在福田区,家里的78岁老人,请问政府能不能提供什么补贴?”同样一个问题时,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表现是不一样的。胡厚崑表示,通用大模型会给出一些正确但笼统的信息,但行业大模型能够给出更精准、更有价值的答案,这也是华为要努力的方向。

以盘古大模型在行业的落地节奏来看,华为正在走在正确的路上。

华为云团队于2020 年立项AI 大模型,并且于2021年4月发布“盘古大模型”。自“盘古大模型”发布以来,已经发展出LO、L1、T2三大阶段的成熟体系持续进化。10是指NLP大模型、CV大模型、多模态大模型、科学计算大模型等基础大模型。

通用人工智能和生成人工智能_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_chatgpt通用人工智能

而自2021年发布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以来,已经深入金融、制造、政务、煤矿、铁路等10多个行业,支撑400多个业务场景的AI应用落地。以煤矿行业为例,华为云去年推出了盘古矿山大模型,只需导入海量无标注的矿山场景数据,即可进行无监督自主学习,仅一个大模型就能覆盖煤矿的采、掘、机、运、通等业务流程下的 1000 多个细分场景。

“华为首创提出基础模型、行业模型和场景模型三层架构,加速推进AI 。”胡厚崑表示,助力科学研究方面,华为的盘古科学计算大模型,已经推出了药物分子、气象和海浪等一系列大模型。特别地,在气象预报领域,盘古大模型1小时-7天的预测精度,超过欧美气象中心的表现,相关论文在国际期刊《》杂志上发表,这也是气象专家和学术界对盘古大模型用于科学研究的肯定。

可以说,经过多年的发展,华为的大模型发展不仅能用在工厂、港口、银行等行业场景,也能走进实验室和研究所,助力科学研究。回到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初心,就是要面向千行百业走深向实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
深耕算力,打造坚实的算力底座

除了行业端的深度,华为也在人工智能跑道不断夯实自身的技术实力。在推动大模型走向行业落地的全栈技术上,华为已经拥有了包括 AI 芯片、AI 框架、以及全流程支持 MLOps 的 AI 平台 等一系列能力。

在主题演讲中,胡厚崑多次谈及,要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,支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。

“方向清晰了,关键就是路径设计。”胡厚崑表示,人工智能的发展,算力是基础。但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,算力在可获取性和成本方面,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“多年来华为深耕算力,主要聚焦在鲲鹏和昇腾的根技术上,通过架构创新、发展生态,以及灵活共建等手段,支撑未来算力底座的打造,我们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共同努力,让算力不再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。”

事实上,智能计算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方式,它主要用于处理复杂、高维、动态、非结构化的数据和问题。它结合了机器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深度学习、强化学习、遗传算法、贝叶斯网络、神经网络等。这些技术可以用来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,自动完成各种任务,如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理解、图像识别、智能推荐、自动驾驶、智能客服等。

而为了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,在过去几年,华为一直在坚定不移地投入计算产业。具体体现在四大方面:

第一,架构创新。投资基础研究,推出达芬奇架构,用创新的处理器架构来匹配算力的增速。第二,投资全场景处理器族,包括面向通用计算的鲲鹏系列,面向AI计算的昇腾系列等。第三,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策略。华为不直接对外销售处理器,以云服务面向客户,以部件为主面向合作伙伴,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整机。第四,构建开放生态。未来5年,华为将继续投入15亿美元,汇聚500万开发者,使能全球合作伙伴开发应用及解决方案。

架构创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。

通过架构的创新,华为在过去几年大大提升了旗下系列产品的计算的效率。在计算节点层面,华为曾推出革命性的对等平构架构,突破传统的以CPU为中心的异构计算带来的性能瓶颈,从而提升整个计算的带宽、降低时延,使得节点性能得到30%的提升;

在数据中心层面,华为在2019年推出了昇腾AI集群,发挥云、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能源的综合优势,相当于把AI数据中心当成一台超级计算机来设计,使得昇腾AI集群性能更高,并且更可靠。

当前,华为在国内建设的规模最大的AI计算集群在深圳鹏城云脑II期,目前算力是1000P的规模,按照规划,到2024年三期的时候,规模会达到的水平。同时,在华为乌兰察布的计算中心,我们部署了几千卡的规模,实测发现通过集群的方式,在同等算力的情况下可以得到10%以上的效率提升。

此外,胡厚崑表示,华为还采取多种模式进行算力建设,以满足客户差异化算力需求。目前,华为已支持上海、武汉、西安等25个城市,基于昇腾AI建设了人工智能计算中心,提供普惠的算力基础设施服务;同时,帮助中国移动、南方电网、科大讯飞等有自建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诉求的大型企业,构建独立的算力中心;此外,为中小企业提供华为云AI算力服务,使他们可以快速敏捷地实现开发和应用AI,直接云上获取,随取随用。

由于积极构建创新生态,坚持“硬件开放、软件开源、使能伙伴、发展人才”的战略,四年来,在全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下,华为已初步构建起完整的计算产业生态。当前面向大模型的创新,华为提供了全流程的使能平台,支撑科研机构和企业客户,原生孵化了20多个基础大模型,同时适配10多个业界主流的大模型,中国大模型中约一半由华为昇腾AI支撑。

基于新的技术底座,在国际人工智能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,大模型浪潮带动产品、服务、行业等多方位变革已是不争的事实。接下来的竞赛,不再是局限于大模型技术的追逐,在 AI 深入产业的视野中,千行百业也正迎来巨大的想象空间。在业内看来,在华为等高科技公司的努力下,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必能迎来更大的空间。